
設計院歷史
1952年初,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,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燕京大學三校調整合并。為適應三校調整后學校自營基本建設項目的需要,3月初,教育部成立了“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燕京大學三校調整建設計劃委員會”(簡稱“三校建委會”),以梁思成為主任委員,張龍翔(前北大副校長)為副主任委員,負責三校調整所有增建項目的建筑規劃及設計工作。學校抽調建筑、土木兩系的教師進行規劃設計,兩系部分四年級和建筑系一年級學生停課參加施工,投入新中國成立后“建設新清華”的重大任務。
三校建委會共完成教學樓、教師住宅、學生宿舍、食堂等約10萬平方米的工程項目建設。其中,殼體、疊合梁、槽形預制板等項工程技術的應用屬國內首創。
三校建委會部分成員合影
一工區的建設者們
前排左起:章又新、葉湘菡、羅福午、張靜嫻
后排左起:樓慶西、杜念申
后排右起:張梅麗、談文正
西大飯廳29.5米跨度木拱架吊裝現場
1952年,梁思成、張維在三校建委會設計室指導建校設計工作
第一教學樓及階梯教室(近照)
蔣南翔到任校長后,為加強對本?;窘ㄔO的領導,于1953年5月成立?;窘ㄔO委員會,蔣南翔任主任,梁思成等為副主任,湯紀敏為秘書。直到1958年,基本建設委員會設計科承擔了清華大學基礎工程的全部設計工作。
1955年-1958年,基本建設委員會設計科承擔了我?;üこ痰娜吭O計工作,其中主要工程有:新水利館,3-8公寓,學生5-12號樓,壓、鑄、焊實驗室等,并在校園總體規劃確定后,陸續完成清華大學行政及教學主樓建筑群設計。關肇鄴主持西主樓設計,1956年5月通過設計方案,年底開工,東主樓1958年開工,均于1959年建成。
殷一和、關肇鄴1965年在清華大學主樓西配樓工地前合影
中央主樓
第二教學樓
新水利館
建設者在新落成的學生宿舍2號樓的陽臺上慶賀
1954年學生宿舍工程的質量檢查組成員:
郭清山(左1)、羅福午(中)、黃曉梅(右1)、鄭金床(右2)